近日,《泉州市泉港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泉港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謀劃了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解讀如下:
一、《規劃》起草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泉港區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起步期,是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關鍵時期。泉港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統領,堅定不移推進“創新立區、主業強區、港口興區、生態美區、和諧安區”和“綠色石化名城、現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建設的新發展戰略,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泉港篇章。
科學謀劃和有效實施《泉州市泉港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今后一個時期源頭防控、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等工作重點,對于全力打造綠色石化名城、產城融合標桿城、海絲門戶樞紐城、鄉韻文脈長壽城、民生善治幸福城,具有重大意義。
二、《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形勢分析。包括2個方面內容,分別是“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十四五”時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第二部分:總體要求。包括3個方面內容,一是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統領,努力建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行示范區和美麗泉港建設示范區;二是基本原則,包括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系統治理、協同管控,堅持以人為本、共治共享,堅持改革創新、示范先行等四個原則;三是明確了2025年和2035年的總體目標,并提出了“十四五”時期7大類23項具體指標。
第三部分:重點任務。立足泉港區實際,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堅持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圍繞生態環境保護主要目標,形成10項重點任務,具體包括:
一是協同減污降碳,促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把降碳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協同推進泉港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二是加強協同防控,鞏固提升大氣環境質量。堅持源頭防治、綜合施策,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以PM2.5和O3協同控制為主線,加快補齊O3治理短板,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提高污染天氣應對能力,推動PM2.5濃度持續降低,臭氧穩定下降。
三是實施三水統籌,建設美麗河湖。深化落實河(湖)長制,建立地上地下、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以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兩手發力,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按照“點上示范、串點成線、全面鋪開”的建設思路,打造美麗河湖,建設安全、健康、美麗、繁榮的幸福河,實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
四是加強海陸統籌,打造美麗“三灣一島”。堅持陸海統籌、灣港聯動、河海聯動、點面結合、標本兼治,以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主攻方向,推動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嚴守海洋生物生態休養生息底線,防范和降低海洋生態環境風險,建設“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提升人民群眾臨海親海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是實施分類防治,確保土壤環境安全。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人居環境安全、地下水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緊盯重點區域、重點污染源及重點問題,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總結提升土壤環境風險防控試點經驗,以持續開展調查、排查為基礎,構建“防控治”三位一體土壤污染防治模式,推動全區土壤污染防治,持續打好凈土保衛戰,有效保障米袋子、菜籃子安全,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六是深化生態優先機制,建設山海宜居美城。依托全域生態要素的水域、海洋、地文景觀,建立生態要素清單,聯通山海,構建“一區五廊一帶”的區域生態格局,補齊區域配套設施短板,實現城市更新,推進綠色生產生活,提升城市生態環境,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進程,加快建成生態環境更美、城市功能更優、幸福指數更高的新泉港。
七是守護鄉村生態,打造山水田園美麗鄉村。以綠盈鄉村建設為抓手,錨定目標不放松,一茬接著一茬干,梯次推進鄉村生態振興建設。強化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著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新格局,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態環境需要。
八是推動轉型升級,建設綠色低碳美麗園區。定位高端化、低碳化、循環化、生態化、智慧化,優化園區產業布局,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提升產業鏈水平,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嚴守環境質量底線,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進綠色生態環境美、營商環境服務美的美麗園區建設。
九是強化風險防控,嚴守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牢固樹立環境風險防控底線思維,完善環境風險常態化管理體系,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保障核技術利用項目安全實施。強化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土地利用風險管控,加強新污染物治理,健全環境應急體系,有效防范和化解環境風險,保障生態環境安全與人民身體健康。
十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深化生態文明建設,以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以綠色發展相關法規和政策為指導和保障,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持續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包括5個方面內容,分別是強化思想統領、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分工協作、加強資金保障、加強評估考核。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